
2018年元月18日上午,上海開藝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全先國代表九三學社寶山區委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寶山區八屆二次會議上發言,發言的題目是《關于建設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的建議》,具體內容如下: 江楊農產品市場建始于2002年10月,用地面積約為555畝。現擁有占地353畝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的江楊農產品、占地面積80畝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的江楊水產品和占地面積80畝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的江陽水產品三大批發市場,還有一個占地面積42畝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的配套冷庫。場內現有經營戶3873家。2016年10月30日,銅川路水產市場關閉,近2000家商戶遷移到江楊市場后,形成了上海市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龍頭地位日益顯現,就業和稅收同步增加,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下面談存在的問題和具體建議: 一、運營概況和存在的問題 江楊農產品市場交易量很大,其中牛羊肉占全市批發市場銷售總量的70%左右,水產品占全市批發市場銷售總量60%以上;糧食、疏菜、豬肉等均占全市批發市場銷售總量的30%左右,水果占全市批發市場銷售總量的20%左右,為穩定和豐富上海農副產品市場、保障民生供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該市場的定位滯后,已無法滿足發展的需要。市場經營主體結構復雜;市場內存在臟亂差現象;市場周邊交通高峰時交通不暢,這些都制約了江楊市場的發展,亟待改進完善。 二、建議與措施 (一)把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作為建設上海國際貿易中心一個組成部分進行謀劃 上海打造國際金融、經濟、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既是中央賦予上海的任務也是上海發展的客觀需要,更是對上海地位和功能的定位。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客觀上需要各類產品包括農產品的貿易中心作為支撐,江楊農產品和水產品交易量占據上海農產品貿易的龍頭地位,應將建設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放在上海建設“五個中心”的高度來定位。 (二)把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打造成上海及長三角集散中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升江楊農產品和水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提升市場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輻射長三角、服務長三角,成為長三角區域農副產品的集散中心。把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規劃建設成為集“產品交易、電子商務、倉儲物流、品牌營銷、行業交流、運營管理、美食娛樂”等七大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商貿中心,打造一個長三角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產品最全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 (三)把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打造成線上與線下機結合,傳統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經營典范 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最大的機會和挑戰就是線上和線下機的結合,傳統和互聯網的結合,只有完美結合才能走出未來。互聯網的出現,首先是信息的傳播與溝通的便利,如今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已進入人們的視野,那就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這是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追求的目標之一。 (四)調整規劃,優化布局 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可利用東西主干道和南北主干道將市場劃分為兩大版塊四大區域: 1、頻臨外環線的為北塊,北塊東部為農副產品交易區,西部為肉類交易區。 2、頻臨蕰藻浜的為南塊,南塊西部為電子商務區;沿蕰藻浜岸線的景觀區為餐飲休閑區。 (五)理順關系,加強管理 目前,江楊農產品和水產市場產權關系復雜,有國企、民企和個體,市場秩序較為混亂,管理難度較大。建議由國有企業發起組建股份有限公司,場內和場外的商業企業和商鋪認購入股,鼓勵區屬北翼、長江口等企業參股。市場由股份制企業來運作,政府重在監督。建議加強市場管理和監督,增設產品質量檢驗專業監督機構和隊伍,確保市場各類產品的質量安全;建設廢棄物處理中心,確保市場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衛生安全,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把臨時停車場和裝卸貨區放在地下層,緩解地面車位和裝卸貨區的緊缺狀況。 (六)堅持市場和周邊市政配套同步規劃建設 由于市場及周邊道路、停車場規劃建設滯后,功能區域混亂、道路擁堵、隨意停車現象時有發生,需要根據建設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的定位來進行規劃。延伸共富路作為東西主干道;建設愛輝蕰藻浜大橋并延伸愛輝路作為南北主干道;搬遷蕰藻浜垃圾碼頭。 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將成為交通便捷的農副產品貿易集散地。江楊農產品和水產品批發市場就地轉型升級是貫徹落實“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符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基本路徑。是寶山區轉型發展的需要,“稻花香、蔬菜綠、魚羊鮮。”我們相信江楊農副產品貿易中心必將成為現代化濱江新區的亮點,同時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作出貢獻。 全先(xian)國發言(yan)后得到參(can)會(hui)的(de)多位(wei)九三(san)(san)政(zheng)(zheng)(zheng)協(xie)委(wei)(wei)員好評,區(qu)政(zheng)(zheng)(zheng)協(xie)常委(wei)(wei)方(fang)玉明(ming)(ming)認為(wei)“內容豐富,建(jian)議站位(wei)高、主(zhu)題(ti)(ti)明(ming)(ming)確(que)”,區(qu)政(zheng)(zheng)(zheng)協(xie)常委(wei)(wei)王普祥認為(wei)〝全主(zhu)委(wei)(wei)代表(biao)九三(san)(san)大會(hui)發言(yan)立意高,有很強的(de)針對性,對區(qu)域經濟發展將發揮重(zhong)(zhong)要促進作用,希望(wang)區(qu)里(li)重(zhong)(zhong)視!祝賀!〞與會(hui)的(de)寶(bao)山(shan)區(qu)委(wei)(wei)副書(shu)記、區(qu)長范(fan)少軍點評說(shuo):〝區(qu)政(zheng)(zheng)(zheng)府(fu)正在(zai)思考江楊市場是(shi)(shi)促進發展還是(shi)(shi)限(xian)制發展,九三(san)(san)的(de)發言(yan)給(gei)出了個方(fang)案〞全先(xian)國表(biao)示,這個發言(yan)稿是(shi)(shi)黃(huang)鋼祥、劉敏等課題(ti)(ti)組成員,是(shi)(shi)方(fang)玉明(ming)(ming)主(zhu)委(wei)(wei)、老主(zhu)委(wei)(wei)李小(xiao)年(nian)(nian)、曾文忠,參(can)政(zheng)(zheng)(zheng)議政(zheng)(zheng)(zheng)委(wei)(wei)主(zhu)任(ren)吳英彥,青年(nian)(nian)科委(wei)(wei)主(zhu)任(ren)秦景香等廣大社員的(de)功勞,是(shi)(shi)九三(san)(san)人共同努力奮斗的(de)結果。
|